煅烧高岭土的表面改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深加工手段,也是扩大煅烧高岭土应用领域和提高有机高分子制品质量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对煅烧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是要改变高岭土粉体颗粒界面的性质,改善煅烧高岭土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亲合性,提高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增强制品的多种性能,起到功能性的作用,增加煅烧高岭土的填加量,提高产品档次,降低高分子制品的成本。
国内煅烧高岭土的质量与进口高白度、超细煅烧高岭土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开发煅烧高岭土产品往往只注意了白度、粒度、磨耗等指标,而对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和质量特性缺少综合评价。改性高岭土在环保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改性高岭土材料制备高性能材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而且成本较高。
常用的偶联剂有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此外还有铝酸酯偶联剂、磷酸酯偶联剂、叠氮偶联剂、有机铬类偶联剂、锆类偶联剂及高级脂肪酸、醇、酯等。目前只有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的作用机理比较清楚。
偶联剂处理是利用高岭土表面的活性基团与偶联剂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改变高岭土表面性质的目的。偶联剂处理通常有湿法处理和干法处理两种处理方法。偶联剂改性作用机理是偶联剂经水解后形成一种同时含有亲水基团(通常为Si-OH)和疏水基团的两性物质,高岭土颗粒表面基团可与亲水基团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而疏水基团则可与聚合物相结合,或两种反应同时进行生成更稳固的化学键,从而达到改性目的。